零售業整體負重前行之際,在過去一年多時間,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項目“盒馬鮮生”卻逆勢開出13家店,覆蓋上海、北京和寧波,并且開始實現規模化盈利。
“盒馬鮮生”在阿里內部低調籌備兩年多,隨著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近日到店走訪,這個不為人知的阿里“親兒子”被推到了聚光燈下,正式成為阿里“動物園”在天貓、菜鳥、螞蟻金服之后的新成員。
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。盒馬是超市,是餐飲店,也是菜市場,但這樣的描述似乎又都不準確。消費者可到店購買,也可以在盒馬App下單。而盒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快速配送:門店附近3公里范圍內,30分鐘送貨上門。
盒馬保證商品30分鐘送貨上門。
盒馬鮮生多開在居民聚集區,澎湃新聞日前走訪盒馬上海大寧、田林、曹家渡等店發現,盒馬鮮生儼然已成社區“新網紅”。
每到午間晚間飯點,人們在這家超市里選著澳洲龍蝦、俄羅斯帝王蟹、白竹蟶等活海鮮,然后來到加工區讓廚師加工,一般十幾分鐘后,就能在一旁的用餐區享受美味。
盒馬鮮生聯合創始人沈麗告訴澎湃新聞,這場新零售試驗,不僅吸引了眾多80后90后互聯網原住民,還有眾多家住附近的爺爺奶奶。
這里需要下載盒馬App,只支持支付寶付款,不接受現金、銀行卡等任何其他支付方式。
“一開始有個顧客不理解,跑到店里來理論了5次,最后當她安裝完支付寶后,她還和小姐妹們推銷。”沈麗告訴澎湃新聞,“在他們看來,這種方式是很時尚新潮的。”
實際上,在強推支付寶支付背后,是盒馬未來將對用戶消費行為大數據挖掘的野心。阿里巴巴為盒馬鮮生的消費者提供會員服務,用戶可以使用淘寶或支付寶賬戶注冊,以便消費者從最近的商店查看和購買商品。盒馬未來可以跟蹤消費者購買行為,借助大數據做出個性化的建議。
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,盒馬營業時間超過半年的門店已經基本實現盈利。侯毅原是京東物流負責人。
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,盒馬首家店上海金橋店目前每天平均營業額可達100萬元左右,已經實現單店盈利。
華泰證券2016年12月的研報顯示,盒馬上海金橋店2016年全年營業額約2.5億元,坪效(編注:每坪的面積可以產出的營業額)約5.6萬元,遠高于同業平均水平(1.5萬元)。
侯毅透露,盒馬實現用戶月購買次數達到4.5次,坪效是傳統超市的3-5倍。
此外,盒馬用戶的黏性和線上轉化率相當驚人。據侯毅透露,線上訂單占比超過50%,營業半年以上的成熟店鋪更是可以達到70%,而且線上商品轉化率高達35%,遠高于傳統電商。目前,成熟門店如上海金橋店的線上訂單與先下訂單比例約為7:3。
侯毅稱,盒馬未來主要將服務三類人群。第一,晚上大部分時間在家的家庭用戶。第二,基于辦公室場景推出針對性便利店或輕餐。第三,周末會去超市帶著孩子出去走走的用戶。
與傳統零售最大區別是,盒馬運用大數據、移動互聯、智能物聯網、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,實現人、貨、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,從供應鏈、倉儲到配送,盒馬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。
不過,這一模式也給盒馬的前期投入帶來巨大成本。公開報道顯示,侯毅曾透露,盒馬鮮生的單店開店成本在幾千萬元不等。
店內掛著金屬鏈條的網格麻繩是盒馬全鏈路數字化系統的一部分。
能做到30分鐘配送速度,在于算法驅動的核心能力。據店員介紹,店內掛著金屬鏈條的網格麻繩是盒馬全鏈路數字化系統的一部分。盒馬的供應鏈、銷售、物流履約鏈路是完全數字化的。從商品的到店、上架、揀貨、打包、配送任務等,作業人員都是通過智能設備去識別和作業,簡易高效,而且出錯率極低。整個系統分為前臺和后臺,用戶下單10分鐘之內分揀打包,20分鐘實現3公里以內的配送,實現店倉分離。
目前國內新零售概念如火如荼,百聯、京東都已入局。
盒馬一名內部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,盒馬不斷吸引了沃爾瑪、家樂福等諸多國外大型超市來訪,“這種模式在國外沒有先例,有的還是悄悄過來取經。”
在下注生鮮O2O的不止阿里。
京東旗下的生鮮商超O2O平臺“京東到家”,采用更輕的商業模式,接入了超市便利、新鮮果蔬、零食小吃、鮮花烘焙、醫藥健康等線下門店,覆蓋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22個城市,注冊用戶超過3000萬。
京東稱,京東到家線上訂單已基本可以做到1小時送達,用戶在線上買下的商品,只需要很短時間就能送達到手上,由消費者自己親眼確認和使用。每一單的平均配送時間都在35分鐘以內,用戶從下單到商品送到家的時間一般都能在一小時以內。為了提高效率,縮短揀貨時間,京東到家開發了供店員快速揀貨的App,并配合門店建立揀貨區或店內倉,改變員工“滿場飛”式的揀貨方式。
目前中國生鮮市場規模接近1萬億元,電商的滲透率還不到3%,每年仍以超過50%的速度高速增長,預計2018年將破千億元。但是,業內認為,想要在新藍海里掘金并非易事,生鮮電商死亡或轉型都并不意外。
盒馬鮮生總經理張國宏對澎湃新聞分析,建立線下門店是打開生鮮電商市場的關鍵所在。盒馬鮮生是餐飲和超市的融合,是一個線上生鮮平臺的體驗店與加工中心,同時門店還是非常好的流量轉化中心。
“我們需要一個店,來給用戶展示商品。它在這里認可了你的品質后,就不需要再來。線下的客流才能源源不斷轉移到線上。網上購買生鮮最大的阻力,在于商品品質的確定性是否讓顧客放心。”張國宏認為。
盒馬在價格上也具有一定優勢。盒馬鮮生超市和線上APP上的價格顯示,上海本地菜中常見的青菜、雞毛菜、生菜、韭菜僅需1.5元/包,空心菜、菜心、紅米莧、香芹、油麥菜、茼蒿菜僅2.5元/包,價格低于傳統菜場10%以上。這些菜品的質量都不超過480克。
張國宏稱,這是緣于沒有中間環節,每天從崇明、奉賢等地的蔬菜基地直采直供,經過全程冷鏈運輸并精細包裝后,直接進入盒馬鮮生超市冷柜售賣,商品賣不完當晚銷毀,“我們不收取供應商一分錢的進場費,將全鏈條上節省下來的費用,直接補貼到消費者的身上,確保了盒馬在微利情況下將該模式可持續運作。”
盒馬目前總部擁有員工900余人,其中一半是軟件技術開發人員。
澎湃新聞了解到,盒馬計劃在2017年內全國范圍內開設至20家門店,擴展到杭州、深圳等城市。
阿里巴巴表示,創造盒馬,不是單單為了要在線下開店(畢竟中國并不缺海鮮賣場),而是希望通過線上驅動淘系消費數據能力,線下布局盒馬與銀泰商業,以及和百聯、三江購物等開展更豐富的合作形式。模式跑通后,其數據能力和技術能力會對合作伙伴開放共享。